期刊常識 |
學術期刊的定位 |
時間:2013-5-8 16:26:03 來源: 點擊:23535 |
|
目前從我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現狀來看,相當一部分刊物面對急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已然作出了合符時代要求的策應,有的甚至還具有一定超前性。但不可否認,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統一、僵化的辦刊模式,至今仍被大多數刊物所沿用。其結果導致眾多學術刊物內容陳舊、風格相近、特色模糊、個性不突出、創新意識不強等弊病。這樣的現狀顯然無益于發揮學術期刊應有的作用——作為科學思維、先進理念和創新意識的傳播與宣揚載體,學術期刊自身以何種面貌置身于社會變革的大舞臺,無疑具有一種示范效應。因此,學術期刊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充分實現其特殊的存在價值,也必須與時俱進、銳意創新,徹底擺脫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辦刊模式,走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學術期刊的發展,關鍵在于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锏奶厣菢嫵善淦放频闹匾蛩?。特色模糊的刊物是不可能具有品牌效應的。我國現有社科學術期刊大多數是省級地方刊物,說到特色,人們容易理解為地方特色。其實就具體的一家刊物來說,特色可體現為一種優勢,或者說可以通過自身優勢來體現特色——即根據刊物人才知識構成的優長來創立特色,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價值目標。在以優勢創特色的基礎上,還要善于從刊物的整體風格和重點選題上尋找和創立自身的特色亮點,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很顯然,刊物特色和品牌創立,離不開編輯的主觀努力。充分發揮編輯主體性,更新編輯理念就顯得十分重要。打破傳統的、缺乏生氣的坐等稿件上門、嚴格按學科分類編排文稿的編輯方式,讓編輯充分發揮主體意識和主體個性,使刊物從選題策劃到組織實施,從文體風格到版式設計,都體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質,這是刊物品牌創建的要義之一。一些有獨特追求的刊物,他們的實踐表明:編輯主體意識的發揮,不僅有助于形成刊物自身特色,而且有利于編輯創新思維的發展,使編輯始終具有旺盛的探求精神,在不斷的變革中推進刊物的發展。
但擁有自身的特色并不意味著就是一本高質量的好刊物。特色和品牌只是區別于同類刊物的一種標識。有了特色和品牌,學術刊物還必須通過經??l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作為立身之本。實現這一目標,顯然離不開一定的客觀條件(如必要的人、財、物等),但更為關鍵的還在于:除了強化編輯主體意識、加強組稿力度外,還必須對選題策劃進行細化開發??蓮娜齻€方面入手:1、對已經做過的選題加以細化,這一方面能體現選題的連續性,另一方面能使問題的探討更加深入;2、對有價值的選題不能停留在空泛的研究上,除了大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的闡述外,還必須有針對具體學術問題的扎實研究;3、要注意傳統學科的邊緣化和跨學科發展趨勢,因為這類選題往往蘊藏著新的理論突破,但也要注意這類文章有時光有新名詞、新概念,沒有新內容?! ∫龅揭陨弦?,無疑對編輯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處在變革時代和競爭環境中,學術期刊的編輯與其他行業一樣也面臨著種種新挑戰。更新編輯理念、掌握現代編輯方式、熟悉電腦操作技術、適應編輯對象復雜化趨勢等等,這些無疑都是現代編輯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但除此之外,作為一個有創新精神的編輯,最根本地還在于是否具有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編輯職業敏感性。一般意義上,編輯的職業敏感性體現為對信息的敏感性及其對信息轉化的自覺性。就當前學術期刊編輯而言,不僅要求對學術信息的有效性及其價值擁有更為敏銳、準確的判斷力,而且要求善于將所獲取的信息,根據刊物自身需要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從而醞釀出新的有價值的選題,進而形成新的編輯理念和辦刊思路。這事實上是在更高的層次上發揮編輯的主體性。人們常常強調信息的重要性,但倘若不善于將所獲取的信息加以有效的、
創造性的利用,再多的信息也不過是一堆毫無價值的符號而已。
|
 |
|
|
 |
|
欄目列表 |
|
 |
推薦內容 |
|
 |
熱點內容 |
|
 |
|